近日,嘉興市發展改革委、嘉興市交通運輸局聯合印發《嘉興市水運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嘉興基本建成長三角海河聯運樞紐,海河聯運樞紐爭創全國示范。基礎設施能力顯著增強,運輸服務質量大幅提高,綠色智慧平安港航走在全省前列。“十四五”期,完成水運投資約220億元,其中內河約160億元、沿海約60億元。
根據《規劃》,嘉興將完善內河航道港口網絡,重點實施湖嘉申線嘉興段二期、浙北高等級航道網集裝箱運輸通道、杭申線、乍嘉蘇線等航道項目,至“十四五”期末千噸級航道總里程達250公里。建成500噸級及以上泊位25個,內河碼頭結構進一步優化。
在沿海港口方面,將新增萬噸級及以上泊位8個,至“十四五”期末萬噸級及以上泊位達到45個。港口碼頭持續向專業化、集約化方向發展,煤炭、集裝箱、液體散貨運輸基本由專業化碼頭裝卸完成,港口運輸效率和服務質量躋身行業領先行列。
作為嘉興特色的海河聯運,嘉興也力爭建成500-1000噸級海河聯運內河港池泊位超30個,海河聯運內河港池泊位總數達80個,海河聯運內河港池能力適應海河聯運貨物運輸需求。至“十四五”期末,嘉興海河聯運貨物量達到4000萬噸,其中集裝箱海河聯運量達到75萬標箱,較2020年翻一番。
《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嘉興內河運輸體系建設,將初步形成以內河集裝箱、大宗散貨等專業化運輸為主,以水上旅游客運為特色的客貨并舉內河運輸體系。內河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5億噸,內河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0萬標箱,內河客運量達到400萬人次。同時,沿海港口服務功能實現新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能力顯著提升,重點港區輻射帶動能力顯著提升。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350萬標箱。船舶標準化、大型化進一步提升,沿海船舶平均噸位達到1.2萬噸,內河船舶平均噸位達到650噸。
此外,在綠色智慧平安港航建設方面,《規劃》提出要推動港口岸電覆蓋率和岸電使用量進一步提高,沿海港口泊位和內河骨干航道碼頭(油氣化工碼頭除外)岸電覆蓋率達到100%。清潔能源船舶得到一定發展,旅游船舶、公務船舶綠色能源應用率進一步提高。普及北斗、5G、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航道、港口、船舶中的應用,信息化監管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建成智慧航道90公里。旅游船舶、公務船舶進一步普及應用智能船舶技術。港口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危險貨物作業實現監管全覆蓋和動態信息化監管。基本建成有效覆蓋、重點監控、智能高效、快速反應的水上安全應急體系。
圖/文來源浙江港航、嘉興港航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