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郵輪市場上的郵輪來來往往,有新來的,有走了的,最為引發關注的就是諾唯真郵輪退出中國市場,人民日報客戶端一篇《諾唯真游輪真的是被中國大媽“吃倒”的嗎?》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雖說諾唯真郵輪退出這個“鍋”斷然不能由中國大媽來背,有其自身水土不服的原因,但是2018年我國郵輪經濟增速放緩確是不爭的事實。
2018年,我國郵輪市場上的郵輪來來往往,有新來的,有走了的,最為引發關注的就是諾唯真郵輪退出中國市場,人民日報客戶端一篇《諾唯真游輪真的是被中國大媽“吃倒”的嗎?》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雖說諾唯真郵輪退出這個“鍋”斷然不能由中國大媽來背,有其自身水土不服的原因,但是2018年我國郵輪經濟增速放緩確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郵輪市場剛起步不久,本應如青少年般快速成長才對,可為什么會有“未老先衰”的癥狀呢?有專家把脈認為——是承載中國郵輪經濟快速前行的市場之水不夠深!中國郵輪經濟擱淺了!
那么,如何養深、養富中國郵輪市場這潭水呢?最直接的方法當然是開閘放水了。那么,中國郵輪市場的水閘是什么?我們說,有兩個——一個是需求閘,一個是供給閘。我們來分別看下這兩個水閘。
一、需求閘
——即我國郵輪旅游的休閑消費需求
歐洲郵輪旅游文化盛行,這也有其海洋地緣優勢。由于臨近海洋的地緣優勢,歐洲國家在開辟航海大時代之后,又開始將船舶運輸向休閑娛樂轉型,由于線路多,度假方便,郵輪度假之風逐漸在歐美興起,郵輪旅游文化也逐漸盛行。近百年來,郵輪旅游文化在歐洲非常盛行,直到今天已經有了非常深厚的郵輪旅游文化,歐美人也已經培養起了良好的郵輪旅游習慣。據了解,總人口相當于中國一半的歐洲各國,2017年的海洋郵輪市場已經增長到690多萬人次,而我國2017年郵輪旅客總量是243萬人。
可見相比歐美,我國郵輪旅游文化淡薄,人民大眾的郵輪旅游習慣也有待進一步養成。雖說自2006年我國郵輪市場起步以來,我國郵輪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40%以上,但2017年也僅243萬人。根據國家旅游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國內游人數超過了50億人次,243萬人次這個數字,甚至不及國內一個普通景點的年接待量,也僅占全年度50億國內游人次的0.486‰,不到千分之一!
可見我國民眾外出旅游考慮郵輪旅游的比例還很低,我國郵輪旅游的消費習慣有待進一步養成——這也意味著我國郵輪旅游消費端的閘門還有很大的放開空間,國內的郵輪旅游消費有廣闊的開發空間,一旦郵輪旅游消費的閘口放開,需求之水便會奔涌到郵輪旅游市場。
二、供給閘
——即我國郵輪旅游、郵輪產品的供給
要養深我國郵輪旅游市場的水,除了放開需求端的閘口,還要打開供給端的閘口,即提供多樣化、優質化的郵輪旅游資源、產品、服務,以供人們出行選擇和消費。我們說要發展某個市場,首先就要有可供選擇的市場產品,要發展郵輪旅游市場也是如此。
當前我國郵輪市場供給端明顯不盡完善,存在市場發展不規范、郵輪港口空置率提升、郵輪航線單一、郵輪分銷渠道不暢通、郵輪港口接待體驗度較低、周邊商業設施不完善、入境旅游發展緩慢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影響到郵輪產品對市場的供應,更影響到游客的選擇和體驗。
那么,如何放開供給端這個閘口?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1.開通優質航線,改變航線單一化局面
目前國內郵輪的航線多是中日韓的東向航線,比較單一,而且價格惡性競爭,不少郵輪不是降低服務水平,就是退出中國市場,對市場造成惡性沖擊。可以在鞏固菲律賓、越南等原有航線的基礎上,做到出境航線成熟一個發展一個。
另外,要更多開發國內港口間的短途航線,加強國內港口間的聯動,推動開通以國內沿海城市為主的優質航線。這些港口間的國內航線,游客在境內消費,更有利于郵輪經濟對我國GDP的貢獻。
2.增加郵輪數量,豐富游客多樣化選擇
2018年以來,陸續有郵輪退出中國市場,比如先有喜悅號,后有諾唯真,這也在國內引發較大反響。根據《郵輪參考》發布的《2018中國郵輪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母港郵輪共有16艘郵輪,比2017年的18艘減少了2艘,2019年依然面臨市場供給下降的趨勢。運力的減少將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國郵輪港口的靠泊量下降,盈利能力將進一步下降。
同時,郵輪的減少還會帶來一個鏈式效應,即市場價格的提升,這會給郵輪旅游市場帶來進一步的不利。
所以下一步,要通過財政補貼政策等措施,吸引國際郵輪進入中國市場,豐富中國郵輪市場的產品和游客選擇的多樣性。
3.拓寬船票銷售渠道,推廣“票務代理制”
對于我國郵輪船票的銷售模式弊端,業內人士多有反映。當前我國郵輪市場采用船票與出境岸上游打包銷售的模式,因受到出境社數量的制約,在郵輪供應量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銷售渠道拓展成為瓶頸。因此有人士建議,應當推廣加大“票務代理”,讓更多船票代理商加入,組成銷售的“毛細血管”,最大程度地擴展銷售渠道。
3.港口聯動,開發港際間短途航線
我國郵輪國際航線居多,國內航線很少,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郵輪港口建設不到位,沿海郵輪港口密集度不夠,港口間難以形成聯動,更難以布局區域性航線。可以統一規劃整合我國沿海郵輪港口資源,在不同港口間打造組合靈活、長短不一的特色航線,實現沿海郵輪航線互為母港操作。通過郵輪港口集群形成一定優勢,吸納各自腹地客源,并向周邊區域拓展。
實際上,養深中國郵輪市場的這兩個閘口也是互為支撐、相輔相成的,比如需求閘放開了,市場上的需求多了,必然倒逼供給端優化提升;而供給端完善成熟了,也會吸引需求端的更多涌入。所以,兩個閘口可以聯動發力、協同放水,更快、更好地養深中國郵輪經濟這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