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修船企業“斯佩克”第六十六次會議在深圳順利召開。會上,“斯佩克”各成員單位通報了2018年第三季度修船經營情況,對壓載水處理裝置、脫硫塔安裝情況進行了討論,并對2018年全年及2019年市場情況作了分析和預測。
盡管今年前三季度修船市場小幅下行,但“小高峰”已于下半年啟動。結合后期壓載水處理裝置和脫硫塔的安裝需求,2019年修船市場將持續轉旺。做好各項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市場熱潮,是各修船企業當前的一項重點工作。
遲到的“小高峰”
對2018年,修船行業原本寄予較高期望。早在2017年底,修船行業人士就普遍分析認為,2015年是修船行業的“大年”,當年修理船舶的中間檢驗有效證書將在2018年下半年到期。因此,在2018年春節之后,常規修理船舶數量會明顯增多,修船市場將迎來又一次常規塢修的高潮。
單從數據來看,這種市場周期規律似乎沒有起到作用。會議初步統計顯示,2018年1-9月,18家修船企業共完成產值98.22億元,同比下降7.6%,修船完工艘數共3261艘,同比下降11.3%。與此同時,行業組織統計顯示,全國修船產值同比下降7.3%,出口產值同比下降7%。常規修理競爭激烈,修船價格依然很低,是前三季度修船市場的主要特征。
其實,修船市場的回暖只是來得晚了一些。進入10月份后,多數與會修船企業排塢數量明顯增多,截至10月底,12月船塢生產任務已排滿。行業組織監測數據顯示,當前修船企業船塢利用率都在90%以上,好望角型以上的船塢利用率達到飽和,只有北方地區部分空塢率相對較高。
強勁的安裝需求
當前修船市場中,壓載水處理裝置和脫硫塔的安裝業務表現異常活躍。據不完全統計,5家與會企業已累計完成壓載水處理裝置裝船50艘以上。其中,一家大型企業今年初統計壓載水處置裝置安裝訂單為6~7艘,目前來看全年將完成裝船80艘左右。另一家上海企業2017年完成裝船12艘,今年已完成的數量是去年全年的2倍。唯一一家尚未涉足這一業務領域的修船企業是因受外輪的口岸開放等因素限制。
壓載水處理裝置平均每月裝船2~3艘,成為不少修船企業的常態。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修船分會負責人分析,中國政府已正式批準加入壓載水管理公約,后期改裝需求將越來越旺盛。
“含金量”更高的脫硫塔安裝,雖剛起步但發展勢頭迅猛。據了解,多家修船企業2019年脫硫塔安裝業務訂單已經接滿,接單量從50艘左右到100多艘不等。有的企業選擇接單至2020年6月,有的企業則不急于與船東確認合同,暫不考慮2020年的訂單。明年,大量船東還會選擇將脫硫塔、壓載水處理裝置和常規塢修工程同時進行。
目前,很多修船企業已經交付了脫硫塔安裝業務的第一艘船舶。船型雖有不同,但改造工期一般在30天左右。一家骨干企業已完工船舶多達7艘,當時這些項目的改造費用在50萬~150萬美元之間。
可能反轉的行情
綜合判斷,2019年修船市場將一掃低迷之勢而持續好轉。修船行業人士認為,未來船塢或將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常規修理、壓載水處理裝置和脫硫塔安裝等費用都將水漲船高,修船企業審時度勢、調節生產經營策略勢在必行。嚴格按照新版《中國修船價格指引》的要求,在涉及安全、環保、農民工權益等方面不打任何折扣,是修船企業不可推卸的責任。
“維護好傳統、核心客戶的利益是每一家企業的經營之道。中國船協修船分會負責人認為,修船企業在未來經營中應重視老客戶的需求。與會代表分析,一方面要做好脫硫塔安裝訂單來源的平衡,以免老客戶詢價時已沒有塢位;另一方面要做好環保改裝和常規修理之間的平衡,合力調配生產資源,確保各項目齊頭并進,避免老客戶的流失。
面對即將到來的“熱潮”,勞動力緊缺是無法回避的問題。比如在脫硫塔安裝方面,施工和管理團隊不僅需求量大,而且能力要求也非常高。不少企業表示,明年勞動力將嚴重不足,各企業壓力很大。中國船協修船分會負責人表示,能否吸技能人才的關鍵在于管理。如果“不等工、不返工”,企業招工在同等條件下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