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中國發展壯大、充滿智慧的創新型貿易形態,當下,跨境電商無疑已經成為中國大進口時代的寵兒。
多舉措鼓勵跨境電商發展
11月5日,習近平主席明確表示:“要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而昨天(11月21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宣布,決定延續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并擴大適用范圍,擴大開放,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并提出了諸多加快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政策。
一是從明年1月1日起,延續實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現行監管政策,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而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
二是將政策適用范圍從之前的杭州等15個城市,再擴大到北京、沈陽、南京、武漢、西安、廈門等22個新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城市。非試點城市的直購進口業務可參照執行相關監管政策。
三是在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清單內商品實行限額內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70%征收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享受優惠政策的商品范圍,新增群眾需求量大的63個稅目商品。提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將單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將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萬元提高至2.6萬元,今后隨居民收入提高相機調增。
四是按照國際通行做法,支持跨境電商出口,研究完善相關出口退稅等政策。
五是按照包容審慎監管原則,依法加強跨境電商企業、平臺和支付、物流服務商等責任落實,強化商品質量安全監測和風險防控,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
國家政策引導下,電商巨頭也全面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完成2000億美元的進口額,涵蓋旗下天貓、天貓國際、B2B、盒馬、云象等多個業務板塊,涉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網易考拉也宣布,已與超過110家企業完成累計近200億元人民幣的商品采購協議,并與近十家代表性品牌簽署戰略升級協議。此外,京東集團在“進博會”上直接簽約并采購商品額達1000億元人民幣。
無論從國家的大政方針,亦或是各大電商巨頭的動作來看,毫無疑問,一個以跨境電商為主流貿易方式的時代正在到來,中小企業將逐步成為外貿主體。同時,更多新增貿易需求和貿易形態,也會在跨境電商平臺上出現,并將更加靈活和富有包容性。
跨境電商貿易新形態的形成,也將催生貿易流通新格局。如何滿足跨境電商多元化、碎片化、個性化的用戶需求,是對以往以大宗貨物運輸為主的航運業的一大挑戰。
航運企業如何接招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肖利華表示:“市場常態將從大批量運輸,向大批量與小批量混合的方式轉變?!痹谛律鷳B建立的過程中,他建議航運企業要做好精準的供需匹配,多與合作伙伴溝通交流,快速發現客戶新需求,提前布局,并協同整個供應鏈體系,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而與此前網易考拉與馬士基簽署全球運輸與物流戰略合作協議不同,阿里巴巴將以開放的姿態,與在細分航線市場中有優勢的企業進行廣泛合作,共同打造全新運輸生態體系。
德勤咨詢大中華區供應鏈和制造運營業務線領導合伙人張天兵也認為,航運企業必須圍繞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從提供單一服務轉向提供整體服務,拓展供應鏈成為必然。這其中的難點在于,如何獲取新需求,并據此組織新的物流活動。
他建議:“航運企業應考慮整體供應鏈設計,合理配置物流資源。如在前端,可發揮航運在大宗貨物運輸方面的優勢,多拓展跨境保稅商品運輸業務。同時,根據客戶需求,拓寬多種運輸渠道,并提升為一家客戶提供多種運輸方案的能力。”
可見,了解并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已成為共識。這與航運業的服務本質不謀而合。
中遠海運集團董事長許立榮就認為,盡管近年來產業要素市場一直在變,但航運業的服務本質沒有變。回歸產業本質,才是航運業在變局中的應變之道。他進一步解釋:“只有打通貨流、信息流、資金流,共同構建一體化、一站式的全程物流解決方案,才能實現產業鏈效率提升和客戶價值最大化?!?/span>
為此,中遠海運集團創新性地提出建立跨洲際的中國-歐洲海陸物流閉環方案,把原來相對割裂的海運和鐵路兩種運輸方式打通。目標是到2020年年底前,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中歐間洲際鐵路貨運大通道體系。
無論對全球貿易還是航運業,跨境電商的沖擊都不可小覷。未來已來!相信更多的創新供應鏈模式,將會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