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金融解讀系列文章的第一期指出:中小航運企業融資難成為了航運業發展中的一個痛點。傳統航運融資的衰落,對整個航運業構成了嚴峻挑戰。本期,我們將探索適合中小航運企業融資新模式。
航運業正邁入“互聯網+”的新時代,不同航運交易主體通過互聯網聚集,實現資源的整合,通暢信息交流、提供在線實時的標準化交易。“互聯網+”給航運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和變革,陳舊不符合時代變革發展的航運模式將被新的商業模式所替代。
近五年,隨著“互聯網+”與航運業的持續融合,出現了航運交易平臺業務新模式,連通上下游的航運供應鏈企業,提供全新的航運服務。針對不同業務和服務對象,目前,業界已涌現多個航運電商平臺,如:為貨代貨主提供貨運代理服務的“二貨網”,通過該平臺,已聚集眾1000多家中小貨代業務,掌握貨端資源,增加與船公司的談判砝碼,做好訂艙服務,降低運費等物流流通費用,欲打造國際物流行業的的淘寶。還有為船運公司提供第三方船舶服務的“E-PORTS”平臺,SaaS管理平臺將船代行業的上下游連接起來,為船東提供線上詢價,挑選最優船代,使船代方獲取更多優質客戶,“E-PORTS”已有50多家大中型船東、3000多艘國際商貿船舶、500多家船舶代理入駐平臺,在線上提供覆蓋全國80個港口的船代服務。還有為托運人提供艙位服務的 “運力網”,為港口提供集裝箱卡車運輸業務的“快箱網”,為散貨運輸市場提供服務的“船老大”和“船訊網”,以及為外貿企業提供海運訂艙、報關、物流、貨運保險等國際物流綜合服務的國際物流服務平臺“運去哪”。
近兩年,具有政府支持和國資背景的航運交易所也紛紛建設“互聯網+”航運綜合服務平臺,不僅把航運企業,還將貿易交易的買賣雙方都納入了平臺,提供航運交易創新服務。2017年8月,武漢航運交易所上線e航運綜合物流信息平臺;同年10月,重慶航運交易所搭建長江航運一站式綜合服務電商平臺——聚航網(www.juhangw.com),對在平臺上完成交易的航運及其服務業繳納的增值稅給予五年財政補助、免征航運營業稅、并以每個集裝箱1美金的獎勵,鼓勵船東和貨主的平臺運力交易;同年12月,廣州航運交易有限公司上線運輸交易平臺(www.gse020.com)。
“互聯網+”背景下的平臺建設為實現信息互通、交易連通、結算直通、金融暢通的航運供應鏈管理服務體系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在“互聯網+”的新環境下,眾多平臺除了提供場景基礎服務外,提供數據、金融等高附加值的服務是今后發展的方向,如何通過平臺開展航運融資業務,開展更適合中小航運企業的融資產品,值得思考。
目前,航運電商平臺尚未開展航運融資業務,盡管多家航運交易所提出建設“互聯網+航運+金融”的綜合服務思想,也率先做出了大膽嘗試,如武漢航運交易所于2018年5月開展“e航寶”金融資產交易業務(https://efinance.whse.net.cn);重慶航運交易組織實施水運發展基金和航運擔保基金,推動航運金融的發展;廣州航運交易有限公司提出貿易融資、船舶融資等一系列航運融資業務,但口號響,實踐少。
基于“互聯網+航運”平臺下的航運融資新模式的探索剛起步,如何從航運供應鏈的角度,充分考慮航運物流業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關系,開展供應鏈企業融資方案?如何利用航運電商交易平臺做好融資企業及上下游企業的征信記錄?如何通過保障機制,確保平臺真實交易數據的輸入?如何形成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平臺風險控制閉環?如何確保航運融資貸款前、貸款中和貸款后的中小航運企業運營監管都是值得我們進一步討論的問題。下一期,我們將構建航運供應鏈,探索針對中小貨代船代、船東企業的航運融資新業務。
本文由“港口網www.99mizi.com”特約上海海事大學 錢佳、沙梅提供
參考文獻:
1、珠江航務管理局 http://zizhan.mot.gov.cn/zizhan/zhishuJG/zhuhangju/tongjifenxi/
2、武漢航運交易所www.whse.net.cn
3、廣州航運交易所 www.gse.net.cn
4、重慶航運交易所www.cse.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