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港口協會日發布2021 年上半年全國主要港口企業主要經濟指標統計數據。對34家國內主要港口企業的營業收入、總資產、凈利潤及每貨物吞吐噸創造直接價值等14項主要經濟指標進行了統計分析。珠海港集團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名列前茅,增速更是多項位居榜首,其中“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總資產、凈利潤、每貨物吞吐噸創造直接價值和每貨物吞吐噸創造綜合價值”六項指標更是自2019年起連續增長。
高質量經營創四個第一
珠海港集團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與主營業務收入兩項重要經營指標分別達146.2億元和142.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91.65%和184.73%,均位列全國第6,增幅均位居全國第一;凈利潤實現3.6億元,同比增速達672.57%,居全國第一;與此同時,集團近年港口及風電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港航配套服務板塊業務量增長,整體經營效益穩健提升,2021年上半年集團資產總額以100%的增速居榜首,目前集團總資產642.79億,在全國主要港口企業中位列第九。
提效賦能奪兩個第二
珠海港集團2021年上半年在直接反映單位吞吐量創造價值水平的“每貨物吞吐噸創造直接價值”和“每貨物吞吐噸創造綜合價值”兩項經濟指標方面,珠海港集團分別以188.33元/噸和193.35元/噸均位列全國第三,同比增速分別為108.93%和113.77%,增速均居全國第二。
據中港協分析,2021年上半年全球疫情起伏反復,經濟復蘇分化加劇,大宗商品價格高企、能源緊缺、運力緊張及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外溢等風險交織疊加,珠海港集團積極應對挑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克難奮進,主動作為,各大業務板塊齊發力,港口生產逆勢上揚,營業收入高速增長,最終交出亮眼成績單。
對于主業港航物流板塊,集團通過創新生產經營模式,整合內外部生產性資源,持續提升港口服務水平,實現多項業務突破,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港口服務和商務支持方案,為集團港航業務穩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助推2021年一季度港口生產經營迎來開門紅,洪灣國碼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在3月突破開港以來單月新高,成績喜人;2021年上半年,集團參控股碼頭完成貨物吞吐量7560萬噸,同比增長20%,集裝箱吞吐量133萬TEU,同比增長38.3%。同時不斷加快自有船隊建設步伐,持續優化運力結構,擴大運力規模,航運自有運力已達20萬噸,總控制運力超過100萬噸。
在能源環保領域,珠海港集團繼續堅持圍繞新能源主業上下游產業鏈,通過基金、股權投資、現金收購、合資等多元方式成功收購A股上市公司秀強股份25.01%股權、收購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天倫燃氣11.96%股權、增持通裕重工股比及增資入股廣東粵電珠海海上風電有限公司等多個重大優質項目落地。
在物流供應鏈業務方面,珠海港集團作為卓越的綜合物流服務商,積極發揮江、海、鐵完備的集疏運體系,圍繞煤炭、鋼材、糧食等優勢貨種,構建多式聯運通道,創新業務模式,風險把控護航,為客戶提供全程供應鏈解決方案,同時搶抓市場機遇,推進新興物流業務,千方百計為珠海母港聚貨。尤其鐵路歸港之后,通過頂層設計,統籌謀劃,物流效率大幅提升。高欄鐵路公司也迎來了大發展,上半年高欄港鐵路公司共集裝箱裝卸量同比增長225%,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33%。實現了集裝箱裝卸量及全公司營業收入雙指標突破歷史新高。
在金融服務領域,基金、租賃、保理多項產融服務圍繞集團港口航運物流和新能源兩大主業,充分發揮國企信用實力,激發內部資源,盤活存量資產,為兩大主業快速發展提供資本支持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盈利和規模的增長,實現雙向賦能,共同發展。
今年,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加之疫情未減、國際海運價格高燒不降且一箱難求等情況,給港口、物流等行業帶來嚴峻挑戰。珠海港集團將堅持“改革創新、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設,奮力爭當珠海市打造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典范排頭兵。
圖/文來源今日珠海港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