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全球供應鏈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多國物價上漲,英美等發達經濟體的通脹率達到了幾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6日報道,德國批發和外貿協會(BGA)執行委員會成員卡斯滕·陶克(Carsten Taucke)6日表示,他擔心歐盟對俄羅斯煤炭的進口禁令將進一步推高能源價格,使消費者受到影響。
“價格肯定會非常昂貴。”他說,即使德國聯邦政府宣布降低稅收,德國的中小企業也很難應對柴油價格的上漲。此外,人力供應也處于危險之中,“德國的許多卡車司機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目前有6至8萬名司機缺口無法補上。”
“俄羅斯和烏克蘭上空的大部分民航空域都被關閉,部分亞歐之間的鐵路路線也繞開了俄羅斯,這意味著物流成本將繼續上升。”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Heng Swee Keat)表示,與新冠疫情暴發前的時期相比,僅去年全球集裝箱運輸的價格就“翻了兩番”,而超過80%的國際貨運都是通過海洋運輸的。他警告說:“持續的高運費將給貿易帶來壓力,進而影響全球經濟命脈。”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指出,烏克蘭的國際海上貿易已被切斷,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沒有一艘大型集裝箱船在該國最重要的港口——黑海上的敖德薩港停靠。
該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斯塔默表示,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也正在產生影響,“俄羅斯民眾正面臨著日益緊張的商品供應。”他說,在俄羅斯的三大港口(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和新羅西斯克),集裝箱貨運量已經減少了一半。
自2020年來,世界供應鏈已被疫情打亂,大宗商品、食品和消費品的價格大幅上漲。據英國《衛報》4月6日報道,國際清算銀行行長奧古斯丁·卡斯滕斯 (Agustín Carstens) 5日曾警告稱,全球經濟可能正處于一個新通貨膨脹時代的邊緣,伴隨著全球化的衰退,消費者將面臨持續的價格上漲和利率上升。
圖/文來源澎湃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