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河南中豫港口集團在鄭州成功揭牌。
河南中豫港口集團主要負責河南省四級及以上航道、港口、岸線和臨港產業等領域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主營業務分為航道、港口的投資建設及其管理運營兩大板塊,涵蓋資源統籌、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協調發展四大功能,是具有社會公益性和政府功能性的國有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13日,河南中豫國際港務集團掛牌成立,承擔著河南全省國際陸港和中歐班列,以及河南全省內河航運資源整合的重要使命。河南中豫港口集團則是河南中豫國際港務集團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聯合周口、信陽、漯河、平頂山四地市出資組建,按照集約化、扁平化原則設置公司架構,實施專業化、市場化運營。
《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河南中豫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方案的批復》中提到,中豫港口集團已于今年7月22日在鄭州完成注冊登記,注冊資本為100億元,法人代表為楊文俊。其中,中豫國際港務集團出資65億元,股權占比65%,其余四個省轄市合計持股35%。周口、信陽、漯河、平頂山四個省轄市政府平臺公司分別出資10億元、10億元、7.5億元、7.5億元,分別持有股權10%、10%、7.5%、7.5%。其它意向合作省轄市可通過增資購股方式參與。后期還將引入戰略投資者,可以參股,也可以控股。
成立后,河南中豫港口集團將加速推進河南省港口、航道等資源統籌整合,加快提升地市港口集約化、規?;?、專業化水平,打造港口產業集群,推進臨港經濟及港產城融合發展,大力提升河南省多式聯運發展水平,補長河南水運短板,建成“安全暢通、綠色經濟、智能高效”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打造更具競爭優勢的內陸開放高地。
此前,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計劃到2025年,規劃航道通航里程達到2000公里以上,其中三級及以上航道達到200公里以上;周口港、信陽港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增效,港口吞吐量達到7000萬噸以上(含集裝箱30萬標箱),初步形成安全暢通、綠色經濟、智能高效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到2035年,規劃航道通航里程達到3200公里以上,其中三級及以上航道達到1000公里以上;形成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量能匹配的港口體系,港口吞吐量達到3億噸(含集裝箱150萬標箱以上);基本形成安全暢通、綠色經濟、智能高效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到2050年,規劃航道通航里程達到3670公里,港口吞吐量達到4億噸(含集裝箱300萬標箱以上),全面建成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
在航道方面,根據航道功能、技術標準和對城市及產業的帶動作用,河南計劃將航道劃分為骨干航道、支線航道和其他航道,形成“一縱三橫九支+其他航道”總體布局,規劃航道總里程3670公里。其中,“一縱三橫九支”航道1916公里,其他航道1754公里;三級及以上航道1009公里,四級及以下航道2661公里(含旅游航道793公里)。
在港口方面,將打造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量能匹配的港口體系,圍繞港口貨運功能形成“2+8”分層次港口布局;依托黃河、大運河河南段適宜河段和庫湖區航道,規劃建設客運碼頭。
其中“2”為兩個主要港口,分別為周口港和信陽港,高質量提升周口港,將形成“一港十區一核心”布局;承接鋼鐵等產業轉移,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申建口岸、綜保區等開放平臺,服務臨港產業集聚發展和新興臨港經濟城市建設。高標準打造信陽港方面,將形成“一港九區一核心”布局;構建“鐵公機水”多式聯運發展新格局,積極拓展現代物流、綜合保稅、高端制造等港口服務功能,支撐大別山革命老區打造對外開放高地。
據悉,周口港的“主場”在沙潁河,向西北輻射鄭州、漯河、平頂山、許昌等城市,向東南沿淮河而下進入“長三角”;信陽港則坐擁淮河主航道,輻射豫東南及周邊省份,引領沿線城市向淮河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和豫貨出海集散地發展。
其中“8”,則為規劃鄭州、洛陽、南陽、商丘、平頂山、許昌、漯河、駐馬店港8個港口為地區性重要港口,服務本地原材料和產成品水路運輸,形成水陸物資轉運樞紐,支撐支柱產業發展。
據了解,周口港作為河南第一個內河集裝箱港口,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個全國主要港口,其主要組成部分周口中心港規劃有東、中、西三個作業區,總投資約45億元,建設77個千噸級泊位,岸線總長度達6.4公里,年通貨能力5000萬噸以上。中部作業區8個挖入式港池47個千噸級泊位正在全面建設。4號、5號港池12個千噸級泊位已經建成并運營。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在內陸省份港口運營資產少、貨量少、體量小的情況下,是否有必要成立港口集團。2021年,河南省港口內河吞吐量為2154萬噸,集裝箱吞吐量2萬TEU;今年1-7月,河南省港口內河吞吐量為1299萬噸,集裝箱吞吐量2萬TEU。成立省級港口集團固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優化資源配置,改變內河港口小而散的局面,但在市場前景不算樂觀的前提下,投資大量人力物力后能否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尚且需要打上問號。
除此之外,各地成立港口集團的初衷本是消除惡性競爭,集約港口資源。參考此前山東港口、湖北港口集團、四川省港航投資集團等等整合案例,在整合完成后,港口集團實行一體化運營,解決了長期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并且將目光投向更為廣闊的現代綜合物流板塊,從單純裝卸走向多式聯運,從港口航道投資建設到臨港產業多元發展,在業務發展上更上一層樓。但如若市場上本就不存在多余的貨量與競爭,成立省級港口集團的意義又在哪里呢?
圖文來源 港口圈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