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記者 龍巍 張植凡 通訊員 羅仕志
3月23日上午,火車汽笛聲響徹欽州港,滿載巴西紙漿、巴基斯坦鋅精礦等外貿進口貨物的74個集裝箱,搭上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從廣西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緩緩開出,到達四川城廂站后,該批進口貨物將分銷至川渝及其他西部地區。至此,海鐵聯運班列開行量突破25000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邁進。
六年時間 實現從“0”到“25000”的飛躍
西部陸海新通道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肩負著連接“一帶一路”的作用。近年來,廣西、重慶等地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推進中新互聯互通,在2017年開了“渝桂新”首列,從此連接“一帶”和“一路”、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的行動悄然拉開序幕。
不到6年的時間里,新通道班列實現了從“0”到“25000”的飛躍。開行數量從2017年的178列,到2022年的8820列,增長了49倍,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幅;3月17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提前14天實現首季“開門紅”,同比增長26%。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范圍拓展至17省61市115站,實現我國西部12個省(市、區)全覆蓋,并延伸至中部地區,班列開行規模快速增長、輻射范圍持續擴大,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拉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南北貫通 擴大國際班列開放水平
北部灣港集團積極服務和融入發展新格局,加強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平臺公司、南寧局集團、中鐵集裝箱公司等深入合作,深入挖掘國內外市場潛力,推動海鐵聯運班列形成“北上南下”“貫通南北”的開放發展大通道,實現了物流網絡從點到線、由線到網的蛻變,助力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已常態化銜接中歐/亞班列,累計14544標箱,形成南貨北上并出口歐洲的大通道。今年3月份,“西安—北部灣港—RCEP”海鐵聯運班列再啟程,一批液晶顯示板搭乘新通道班列發往馬來西亞巴生港,實現北貨南下并出口東盟國家。北上南下的物流新通道密切對接“一帶一路”,成了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通道,在推動與沿線國家合作交流、促進經貿往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北部灣港集團搶抓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戰略、RCEP實施等重大機遇,加強與新海豐、中遠海運等船務公司密切合作,開通了“RCEP—北部灣港—河南”“東南亞—欽州—西安”“柳州—北部灣港—印尼”“RCEP—北部灣港—重慶”等特色外貿線路,有效推動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交流。
目前,北部灣港開通外貿航線共47條,其中東盟及RCEP航線共36條,物流網絡覆蓋119個國家和地區的393個港口,涉及品類740種,為外貿貨物進出口提供了一條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互聯互通大通道。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汽配)、發電機、元明粉等中國制造產品等共計8756標箱貨物,搭乘新通道班列出口銷往世界各地;起酥油、大米、銅精礦等4726標箱進口貨物搭乘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班列銷往我國中西部地區。
產供鏈通暢 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北部灣港集團所屬北部灣聯運、北港物流積極發揮港口、鐵路、水運優勢資源,釋放政策效能,充分發揮通道競爭優勢,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通暢,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
2022年,開通了“太陽村—北部灣港”“崇左—北部灣港”“百色—北部灣港”等新線路,今年又新開通“貴港—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線路,海鐵協同江水發展,為企業提供多選擇、可持續、安全性產、供物流通道。
2022年,廣西區內海鐵聯運開行3025列,同比增長205%,服務廣蔗糖、石料,以及上汽通用五菱汽車配件、柳工機械、衣架等“廣西造”產品,走出山區、走向全國、銷往海外。
“我們廣西貴港的板材,原來是通過西江水運銷往廣東珠三角地區,枯水期時運輸時效無法保障,價格上波動較大。‘貴港—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開通后,我們在產品運輸上多了選擇渠道,能保障產品供給。”貴港林和木業公司總經理介紹。
“經過幾年的培育,西部陸海新通道已成為一條通江達海、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經濟大通道。下一步,北部灣港集團將持續深化加強與沿線平臺、鐵路等單位合作,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北部灣聯運運營計劃員周巍說。
圖片源于:pixabay.com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