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婧
據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蘇北運河十個梯級船閘累計貨物通過量3.78億噸,同比增長1.7%;貨物周轉量154.6億噸公里,同比增長0.5%;貨物運量7457萬噸,同比增長0.8%,其中煤炭運量2352萬噸,同比增長6.2%,礦建材運量2621萬噸,同比增長3.9%。運輸集裝箱98471TEU,同比增長31.9%。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實現蘇北運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期。近日,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海關總署、國家鐵路局、國鐵集團聯合印發了《推進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簡稱《行動方案》),聚焦4個方面共13項主要任務,加快推進全國沿海和內河港口集裝箱、大宗貨物等鐵水聯運發展,進一步發揮水路、鐵路運輸比較優勢和綜合運輸組合效率,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優化,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
蘇北運河作為國家長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和全省干線航道網的水運大動脈,一直致力于推動跨省協調和流域合作,切實發揮水運運量大、污染小、韌性高、成本低等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引導大宗物資轉向水上運輸,加大純電動內河集裝箱船舶發展支持力度,重點扶持內河集裝箱示范航線,助推運輸方式向集裝箱運輸轉型,促進運輸結構的優化調整。
同時,蘇北航務管理處還積極開展全線港口碼頭等基礎信息調研,全面掌握情況,提供共享資訊,加快打通江海河聯運快速通道,為推進集裝箱等多式聯運發展提供精準服務,有效加快貨運及周轉速度。在解決“堵”、理順“通”的同時,蘇北航務管理處更加重視方式“融”、產業“聚”的問題,充分利用全線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智慧運河和淮安四線等重點工程建設、規劃機遇,提前謀劃,主動作為,積極推動運河“公鐵水”多式聯運發展,助力推動沿線適水運輸產業聚集。
下一步,蘇北航務管理處將進一步優化全線船閘聯合調度與干支線航道聯合調度,切實提升全線船閘運行效率;加強信息化手段運用,提升全線船閘運調智能化水平;優化通航環境,逐步縮短單閘次運行時間,提升船舶過閘效率,努力克服水運速度慢、時效性差的天然劣勢,充分發揮蘇北運河水運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支撐服務,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富有江蘇特色的“運河樣板”。
圖片源于: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